钣金制做加工如何赋能高端制造?湖南任特机械的实践样本
在智能制造浪潮下,钣金制作加工作为工业制造的“骨骼”,直接影响设备精度与可靠性。湖南任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深耕钣金制做加工领域15年,为新能源、通信、医疗设备等行业提供高精度钣金解决方案。从图纸设计到成品交付,每一块钣金件的弧度、孔位与表面处理,都凝聚着对工艺细节的极致追求。
一、一个新能源客户的难题:如何平衡轻量化与强度?
2025年,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向任特提出紧急需求:其电池托盘需采用轻量化铝材,但传统钣金工艺导致折弯处易变形,影响结构强度。接到任务后,任特技术团队从模具设计、折弯参数到焊接工艺展开针对性攻关。
“我们重新设计了柔性模具,采用渐进式折弯工艺,将铝材折弯精度控制在±0.1mm以内。”任特钣金车间技术组长李工介绍,“同时引入激光焊接替代传统铆接,使托盘整体强度提升30%,重量减轻15%。”这一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。
二、钣金制作的“三阶质检”:从毫米级到微观级
在任特机械的钣金制做加工生产线,质量把控贯穿全流程:
模态验证阶段:利用有限元分析模拟钣金件受力,提前优化结构薄弱点;
加工过程控制:采用数控转塔冲床与折弯机联动;
终检多重标准:表面粗糙度检测)。
“客户常问‘钣金制作加工厂电话多少’,但我们更希望他们关注背后的技术沉淀。”任特质量总监表示。公司建立的数字化工艺档案库,可追溯每批次钣金件的加工参数,例如某通信基站机柜的钣金件,其折弯角度误差长期稳定在0.02°以内。
三、从单一加工到柔性智造:服务模式的进化
2025年,任特机械推出“模块化钣金制做加工服务”,针对医疗器械行业高频定制需求,开发出可快速换型的柔性生产线。某监护仪制造商需要30种规格的钣金外壳,传统模式交付周期需60天,任特通过参数化建模与模块化拼装,将周期缩短至25天,同时支持客户按需调整开孔位置。
“我们不做‘一锤子买卖’,而是提供从设计优化到量产落地的伙伴式服务。”李工举例道。某医疗设备企业曾因钣金件散热不足导致设备故障,任特团队通过增加导流槽与蜂窝状镂空设计,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提升散热效率27%。
结语:以毫米精度,丈量制造深度
从长沙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的投入使用,到与高校共建钣金工艺研发中心,湖南任特机械始终将“精密”作为核心基因。正如车间内悬挂的标语:“好的钣金件,是写给工业美学的情书。”
如果您需要可靠的钣金制做加工服务,欢迎访问任特机械官网获取服务手册,或通过在线客服提交您的需求。我们承诺:用专业工艺,为每一块钣金赋予精准的“工业语言”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